top of page

CIRES & 工研院綠能所環社檢核團隊交流

日期:2022/7/22

地點:環海學院小會議室


黃柄橓經理與工研院環社檢核團隊本次來訪是希望CIRES老師能加入環社檢核的委員庫,受邀擔任審查委員以及依專業參與太陽光電環社檢核議題或機制專諮會,因此雙方就目前環社檢核機制的設計提出討論。


漁電共生環社檢核是一個快篩機制,分別依環境與社會議題判定後劃設先行區、優先區與關注減緩區。其中環境議題辨識中的可回覆度,目前在環社檢核並沒有考慮到回覆的時間。而且,不得不考慮光電板設施會吸引八哥、麻雀或鴿子等本來當地優勢的鳥種,是否會排擠原來棲息在此的鳥種。另外,環社檢核機制並沒有環境單位的加入,以致於對整個生態系統相關的標準、程序相對鬆散。針對議題辨識上敏感度與可回覆度高低是質性描述,雖然有經過專家評估,但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很難去評斷、相互比較。受限於資料量不足,現實上沒有任何一個物種、棲地或生態系可以近期內這樣去科學量化。


雖然光電業者在考量土地的取得、養殖漁民的意願以及當地饋線狀況下,選擇在關注減緩區開發,既然已經盤點出比較沒爭議的區域,環社檢核還是要有些機制鼓勵業者選擇先行區與優先區,譬如與台電配合協助解決饋線與容量的問題。


目前政策是要有養殖的事實,光電才能進駐,這個論點是站在維繫既有的生產量上出發。但從一個全國整體的上位觀點來看,政策上必須去思考,台灣到底需要多大養殖漁業量。如果光電進駐後,在科技的協助下降低污染、降低對水資源的耗量,反而帶來正面效益。農委會必須維持糧食30%自給率,並重視農地農用。環社檢核機制可以掌握多數養殖業者的想法,當有參與意向的文件,可以提供完整藍圖提供給經濟部、漁業署。當地主、養殖漁民的想法都能被盤點出來,針對上位思考到底需要多大養殖漁業量才能有具體的討論。




1 view0 comments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