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蓋光電場對微氣候的影響?碳、水、能量收支影響

​​光電場蓋好後,當地氣候條件有變化嗎?

由於光電場建置初期會將案場內的植被移除,在整地過程中大幅翻動土壤,造成光電場營運初期缺乏可行光合作用的植被,缺乏供土壤微生物利用的土壤有機物。為了解光電場的氣候條件變化為何?

​此研究是在花蓮縣的鳳林鄉光電場和光復鄉大農大富平地森林設置通量塔。以渦流相關法(Eddy covariance method)來監測光電場和平地森林的碳通量、水通量、能量通量變化,並比較其差異。

碳收支

生態系統吸收和釋放二氧化碳的平衡量。碳是生命體的基本組成部分,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助於調節大氣中的碳含量,對於氣候穩定具重要影響。並隨著植物的生長和死亡而進行碳的傳遞或重新釋放到環境中。

總光合作用量

生態系呼吸量

碳匯量=-(總光合作用量-生態系呼吸量)

0_edited_edited_edited.jpg
image.png

正值為排碳

負值為吸碳

光電場30分鐘二氧化碳通量的晝夜變化

水收支

指的是水在生態系統中移動和轉移的過程。水是生命的基本要素之一,影響著植物的生長、動物的棲息地、水體生態系統的健康等。瞭解和監測水收支有助於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降雨

降雨=蒸發散量+滲流水量+系統暫存量

蒸發散量

滲流水量

0_edited_edited.png

光電場的每日累積降雨(P)、土壤30分鐘平均體積水含量(SWC)、蒸發散量(ET)、以及累積雨量(Cum.Water surplus)

image.png

每日累積降雨

土壤30分鐘平均體積水含量

蒸發散量

累積雨量

能量收支

生態系統中能量的流動和轉換。太陽光進入生態系統,能量會被植物利用,並透過食物鏈和食物網能量會轉移至動物身上。在光電場中則有部分被用來發電。

淨輻射

淨輻射=可感熱+潛熱+地表熱

+能量儲存量(發電)

可感熱

潛熱

地表熱

0_edited_edited.png
圖片3.png
圖片2.png

ΔS

ΔS

Center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No.1, Sec.2, Da Hsueh Rd., Shoufeng, Hualien 974301, Taiwan.

Tel: +886-3-8903263

黑字.png
277896947.png
東華大學logo (2).png
TSH logo-04.png

© 2023 by Nature Org.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