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 for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on Ecology and Sustainability
CIRES
生態及永續科學
跨領域研究中心
以地景尺度生態系統服務評估
建構地面型光電發展之社會生態系統整合治理
CIRES研究⼈員:孫義方、許育誠、王巧萍、張世杰、陳毓昀、李俊鴻、戴興盛
如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及減緩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衝擊,是全球及台灣當前所面臨最為急迫、複雜度與解決難度最高的永續發展議題之一。
面對此一重大挑戰,部分工業化國家如丹麥與德國,已經率先展開能源轉型的進程。在能源供給面,需要迅速地將目前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轉型為以再生能源為主的新社會經濟模式。
然而,任何一種能源供給方式均有其負面衝擊。在我國積極發展再生能源之際,社會各界也開始關切再生能源之可能衝擊,尤其是土地利用的競合議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也會造成其所提供生態系服務之變化。此外,政府的各種政策,不論是能源政策或森林經營政策等,都會直接改變土地利用方式,影響在地居民生活及生產方式。這些改變同時影響到該區域生態系服務與生物多樣性的變動,而這些變化又會反饋回來影響在地居民生活及生產方式。因此在回饋機制的作用下,全球氣候變遷、政府政策、在地生活與生態系服務彼此間的交互關係變的更形複雜。
在花東區域尺度,其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之背景則更為獨特。花東地區向來為我國相對較少環境破壞之地區,尤其自從1970年代人口達到高峰之後,鄉村地區的人口至今已經普遍下降50%。花東地區經常在公共論述上被視為臺灣僅存、應被特別保育之後花園。另一方面,花東鄉村地區又普遍面臨社會經濟不利之困境,對社會系統之韌性形成重大挑戰。從土地利用的角度而言,花東地區有大面積之保護區、相當數量之農地、以及因人口外流及廢耕所衍生的較少干擾之生態棲地類型。因此,當再生能源設施開始規劃大規模進入花東地區之時,在全國層級及地方層級均引起以下的爭論:花東應視為被嚴格保護之後花園,以提供全國性之環境公共財?或是花東應作為提高我國糧食與能源自給率之生產基地?
以上議題到目前為止,雖已在政府部門、地方社群、公民社會、私人企業之間產生激烈辯論,但幾乎所有的辯論,均停留在理念層次,而無法以科學證據為基礎之方式進行討論與更進一步形成健全之公共政策。有鑑於這些辯論對我國能源轉型與整體永續發展進程之重要性,我們認為學術界有責任結合社會系統與生態系統之系統思考,以學術研究作為各方論證之基礎,使我國能源轉型與永續發展工作,能在社會生態系統整合思考所提供的發現下,順利往前推動。
在本計畫中,我們從地景尺度切入,探討地面型光電場設施對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可能變化,進而評估地面型光電場對此區域之生態系服務及居民生活的影響,並試著達成以下目標:
-
建立地景尺度之生態系服務評估架構
-
建立生態社會經濟評估架構
-
建立社會生態系統整合治理模式
跨科際整合之難度相當高,且學術研究與治理過程未能有效整合,因此我國永續學術研究少有團隊能達成上述目標。本團隊希望成為臺灣永續研究新典範之先驅團隊,以驅動整體社會發展出面對永續議題所需之轉型心智模型。
歡迎點選【查看】了解研究團隊正在進行的研究。